党建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专题 - 正文

铭记奋斗历程 传承红色基因 激励担当前行

——实设处党支部赴恩施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5 点击量:

7月4日至7日,实设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在职党员赴恩施深入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作为年度“党员大轮训”的重要环节,旨在引导党员铭记党的奋斗历程,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实地感悟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激励全体党员立足本职岗位,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高擎信仰火炬,在组织生活中夯实思想根基

恰逢党的104周年华诞,实设处党支部将7月的组织生活课堂设在红色沃土,赋予了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厚重的历史感。支部书记刘红军同志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论断,以《徙木立信、常抓不懈,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为题讲授专题党课。他强调,作为服务师生、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机关职能部门,必须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优良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保障。支部副书记毛勇杰同志带领党员深入学习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引导大家在弘扬伟大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忠诚之魂。支部纪委委员杨向东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体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以严实作风践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砥砺实干斗志,在耳濡目染中体悟“愚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2005年以前,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的出村道路只有一条蜿蜒险峻的“鬼见愁”古盐道。是时任村支部书记王光国八年如一日,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一锹一镐、肩挑背扛,在悬崖峭壁上打通了出山路、走上了致富路。王光国同志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实设处全体党员深入店子坪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在大家的亲口讲述中感受王光国同志“苦熬不如苦干”,坚决搬走挡在村民面前的“封闭之山”,压在村民头上“贫困之山”的壮举。从一张张老照片,大家深切体会到王光国同志身上闪耀的,正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党员们重走险峻的“鬼见愁”古盐道,亲身体验昔日村民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艰辛,深刻理解了“要致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的深刻内涵。在观看《追梦路上新愚公》专题片,参观村史馆和蓬勃发展的产业园后,大家无不为党领导下贫困山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变而震撼。“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店子坪村支部主题党日平台,面对鲜红党旗,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山谷,那是对“愚公”支书奋斗精神的致敬,更是对“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激励着大家将“甘为人梯、献身教育”的育人情怀融入到本职岗位中。


赓续红色血脉,在缅怀英烈中汲取前行动力

在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党员们凝视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件件朴素的旧物,叶挺将军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深刻阐释了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

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内,当指尖轻拂无名英烈浮雕,历史的回响穿越时空,革命先烈发动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的呐喊声犹在耳畔,仿佛在提醒大家“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务必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恩施党员政治生活馆,当听到讲解员深情讲述年仅26岁的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在狱中写下的绝笔:“儿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党员们无不心潮澎湃,深受洗礼。何功伟烈士用生命践行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是激励新时代高校管理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价值追求,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强大精神动力。

此次恩施之行,深入革命老区、走访贫困山区,融合了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革命传统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的丰富内容,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教育和深刻的理想信念淬炼,也是一堂生:动的群众路线实践课。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于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科大”人的新篇章!

 

(文: 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