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举办2025年实验教学发展论坛共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作者:何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23 点击量:

本文2025年5月23日刊发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链接地址https://news.hust.edu.cn/info/1003/55396.htm


522日,聚焦“以一流实验实践教学服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华中科技大学2025年实验教学发展论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八号楼二楼多功能厅顺利举行。《实验技术与管理》副主编彭远红,《实验室科学》常务副主编、南开大学实验室处副处长张金,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彦鹏,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处副处长郑志军应邀出席会议。全校实验教学人员,2025年实验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负责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本科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红军主持会议。

刘红军开场指出,当传统实验教学遇见人工智能,当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重构,我校正以创新之力重塑实验教学。本次论坛是我们实验教学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力求通过“一线教师实践分享+权威专家深度解构”的模式,形成“理论创新-技术突破-管理升级”的三维改革路径,为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16CA9

物理学院杨明副教授以“非线性物理实验项目开发”为开篇,分享了通过优化实验架构、融合仿真技术提升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实践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彦鹏点评指出,该项目通过“虚实结合”破解传统实验瓶颈,为跨学科思维培养提供了范本。随后,生命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教授级高工白虹提出“5S素养浸润式培养模式”,从环境、课程、行为、文化四维构建实验室育人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处副处长郑志军肯定其“制度与文化双驱动”的创新价值。人工智能与基础医学的跨界融合成为论坛焦点,基础医学院张培副教授展示了AI工具Deeplabcut在动物行为学实验中的应用,通过硬件改良与算法分析将实验通量提升四倍,推动验证性实验向探索性转型。《实验室科学》常务副主编、南开大学实验室处副处长张金点评强调,AI赋能需聚焦“工具理性”与“育人价值”的平衡。集成电路学院喻研副教授则围绕半导体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出“理论-实践全链条”体系构建,《实验技术与管理》副主编彭远红肯定其“破解卡脖子技术人才培养痛点”的现实意义。

1B40B9A

圆桌访谈环节掀起了思想碰撞高潮。由我校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张俐主持,四位专家直面实验教学转型核心议题:彭远红从期刊主编视角解析选题策略,强调“问题导向+技术创新”的双重价值;张金提出AI时代实验队伍需向“数据素养+跨学科协同”转型,建议构建“分层培训+项目孵化”机制;张彦鹏分享西安交大“校企双元”实践基地建设经验,提出“产业需求反哺课程体系”的改革路径;郑志军针对实验室开放壁垒,建议通过“跨校预约系统+科普品牌建设”激活资源效能。

        这场凝聚智慧的思想盛宴,不仅勾勒出实验教学改革的未来图景,更搭建起跨校协同创新的坚实桥梁。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构建“实验教学发展共同体”,通过跨校资源联动、校企项目共研等机制,持续推动实验教学在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