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20年6月30日刊发于华中科技大学首页综合新闻,链接地址:http://news.hust.edu.cn/info/1003/39464.htm。
为总结交流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成绩与经验,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困难与瓶颈,提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6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全校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分管校长参加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实设处李震彪处长主持。参会人员共计248人,包括全校43个院系分管领导、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代表,以及实设处全体人员,还有庚商教育、未来实验室学苑、岛津(中国)公司武汉分公司等与实验室建设有关的行业部分知名公司专家参加。
校领导提到,教学实验室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场所之一,是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实践的平台,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并发展真知的平台,越是高水平大学,实验室就越重要。她肯定了全校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的业绩,包括:每年开设900多门实验课程和近5000个教学实验项目,每年完成500多万人时实验教学;自主创新实验实践在各学院广泛开展,我校学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其他各类实践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同时,她指出当前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困难,比如:有的院系挤占教学实验室空间现象明显,实验室空间分散,面积不足、结构异形,不符合教学实验室规范;部分功能实验室存在重复建设;部分实验室管理水平不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卫生环境差;部分院系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水平不高,创新不足;另外实验技术队伍整体老化,知识更新缓慢等等。
对于如何补齐短板和不足,把教学实验室建设得更好、管理得更好、使用得更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强力支撑,校领导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二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向本科实验教学成果的转化,以创新求发展;三要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增强活力,提升水平;四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新问题,研讨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最后,她介绍学校正在筹划建设公共教学实验大楼,希望各院系、各位老师多多参与建言献策,群策群力把大楼建设好,使用好。
电信学院副院长程文青教授作了题为“夯实基础、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报告。电信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工作量大,服务院系多,一度面临设备不足、队伍老化、用房面积不够等困难,存在科教融合弱、双创教育获大奖不多、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近几年,学院大力进行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将实验教学作为科学问题来研究,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不等、不靠,没条件就创造条件。借鉴MIT、斯坦福大学、欧林工学院等知名大学“基于项目学习”的理念、FabLab模式,增设以项目为中心的设计创新实验;推动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双创教育相结合。在实验环境方面,推动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融合,缓解教学实验室面积不足困局,建设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创业创新教育、实验教学理论研究、实验室智能化管理为一体的样板间;在实验教学队伍方面,由教师岗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能力;在行业示范方面,联合20所兄弟院校、12家企业成立湖北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会(程文青教授担任理事长)。学院系列创新举措催生了丰硕实验教学成果:学院实验教学团队获得全国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一等奖一次,获得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三次;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学院白翔教授等指导的项目“答尔文-面向复杂场景的文字识别云平台”获得金奖,实现了学院A级赛事大奖零的突破;学院本科创新团队Robomaster、“智能硬件系统设计”课程实验作为以本为本、“学在华中大”的案例被中国教育报大版面报道。
光电学院副院长杨晓非教授作了题为“产学研协同,建设实践实训平台,推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报告。光电学院是我校本科生规模最大的院系,实验教学曾面临着优质资源紧张、理论和实践脱节、个性化培养不足、师生指导交流不够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院锐意创新,充分利用光电子信息产业和学科发展的机遇和优势,面向全体本科生,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大力推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实训平台建设。针对实验教学“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构建“四层次工程实践、贯通四年不断线”“理论和实践一体”“创新实践全覆盖”的实验课程体系;依托高水平科研团队组建实验教学团队,实现多元化实验教学师资;坚持构建教学实验室、科研平台及实验室、校外企业多方协同育人平台,构建节点课程贯通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力推自主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学院投资超过 700万元、建设面积近 900 平方米构建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依托国家科研平台,利用先进科研设备,开设实验课程;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仪器,装备本科教学实验;联合中科院光机所与优势高校,组建“中国高校光电专业新工科王大珩实验班”,实施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科教协同人才培养;与新思科技(Synopsys)、九同方微电子、华大九天等企业合作编写实践实训教材3部;承担《光纤通信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光电系统专业方向大课程设计让学生亲身经历产品的全过程。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学院实验教学亮点纷呈,2014、2018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项,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12~2017年光电专业本科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331项,其中国家级和国际级195项;2016-2018年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共2项,创青春金奖1项,全国挑战杯一等奖1项;实验实践中师生合作,共同撰写学术论文,共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屡见不鲜。
生命学院副院长卢群伟教授作了题为“教学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探索”的报告。生命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融合的过程。曾几何时,生命学院实验教学一方面存在科仪器设备昂贵、空间不足、实验台套数有限,造成综合设计与研究型实验难以开展。近年,学院大力构建“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制定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长期建设规划。目前,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已获批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已建成虚仿实验项目23个,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虚拟仿真实验获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另外,学院以虚仿实验建设为切入点,构建在线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开放与示范,构建多功能信息化的学习型实验室,同时在学校支持下建设多功能现代化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化实验室、综合研究实验室。“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设计探索的实践创新能力,学院超过95%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产生了累累硕果。近5年,本科生获得国际、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仅2019年,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就获奖3项;第五届“互联网+”大赛获2金1银;在iGEM、BIOMOD等全球顶级生命科学赛事上斩获金奖4项,银奖6项。每年本科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近10篇,参与国际会议40余人次,每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学院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承担省级、校级教改项目4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2项。
在会议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公卫学院、管理学院、光电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基础医学院、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等院系的分管院长、实验中心主任和老师们围绕实验技术人员的发展、全校虚拟仿真实验共享、教学实验室建设中购买大数据云服务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发言异常踊跃,一度出现“抢麦”之势。未抢到发言机会的老师们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分享各自感悟。
因交流热烈,会议延时半小时,许多人仍意犹未尽在线交流。与会人员表示,疫情期间召开这样的视频会议既安全又高效,大家一起对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共性问题,分享经验措施,探讨解决方案,让人颇受启发、受益匪浅。
通讯员:刘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