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11月1日,实设处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周”系列教育宣传活动,举办六场实验室安全培训。全校包括能源学院、材料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院等25个院系分管实验室安全的院系领导、安全管理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督查员及部分实验室老师、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生1100余名师生参加培训。培训邀请行业知名企业3M中国有限公司、液化空气中国有限公司、无锡赛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
在“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实操培训”“实验室个人防护知识培训与路演”培训中,主讲嘉宾介绍了典型化学品事故案例、危化品常见安全隐患、危化品的贮存管理与防护等相关知识。结合实验室安全与应急管理,大家学习了实验室常见危险有害因素、法规标准对个人防护的要求、有害环境中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相关知识。
在药学院实验室进行的“危化品应急演练实操培训”,现场模拟了实验中浓盐酸打翻掉到地上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的撤离、警戒隔离、事故报告、危险源消除与现场恢复等应急救援环节。40余名师生代表观摩了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
为了调动在场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培训趣味性,培训设置了“路演”环节。参训师生根据个人认知自行佩戴现场陈列的各类防护用品,再由培训师现场检测佩戴效果,结合现场个人防护用品穿戴的不当之处,针对性的讲解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在“实验室高压气瓶使用安全”培训现场,培训师分别讲授了高压及有毒有害气体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气体管路知识,包括与气体相关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相关基本知识、与气瓶相关的风险识别及预防、气体管路设计及安全预防、个人防护要求等。互动环节,培训师就大家实际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一作答,如:当工作环境氧气浓度低于19.5%时,所有人必须疏散;使用二氧化碳气瓶时,可用汇流排将多个气瓶并联使用来解决有气体但气压不足的问题;气瓶剩余1.5Mpa时就应更换新气瓶等。
在工程实训中心培训现场,50多名教职工全部参加了培训。结合工程实训中心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培训师着重介绍了工程训练中的职业病危害、呼吸防护、听力防护、眼面部防护、头部防护等有关知识及在有害环境中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在交流中,老师们踊跃提问,培训师逐一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电路板焊接作业中应选择9042V呼吸防护用品、80台机床同时工作的环境中应配戴识音降噪的耳罩、酚醛树脂加工过程中可选用8577型防护口罩、激光雕刻过程中应使用激光防护镜防止激光对人眼的损伤等。大家再次意识到个人安全防护是保护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可心存侥幸、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对待。
“实验室安全培训周”活动中,师生了解了实验室典型事故案例、实验室常见安全隐患,学习了危化品的贮存管理与防护等相关知识,掌握了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何正确使用高压气瓶等安全技能,知晓了在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如何有效应急和救援等,提升了参训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实验室技术安全是保障学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的底线。我校现有实验室2462间,遍及93栋楼,年购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约8000kg,年使用实验动物约3万只,实验室工作师生约5万人。“实验室安全培训周”是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重点活动之一。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培训,使师生们注重培养正确的安全观,强化安全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科研活动中,不仅要自己“学安全、保安全”,还要将学到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传授给身边的同事和同学,并且落实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