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增强实验实践教学育人能力,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11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实验教学坊”走进能源学院实验室,来自全校各单位的130余名实验技术人员参加活动。能源学院院长罗小兵、副院长赵永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红军,本科生院副院长、医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向明,本科生院教务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燕,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王书亭,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张俐出席活动。活动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李昕主持。
罗小兵致辞,对参加活动的实验技术人员表示热烈欢迎。罗小兵介绍说,能源学院始终坚守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和使命,紧紧围绕“一流教学、一流本科”教学目标,优化整合能源学院优质科研资源,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适合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创新性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性强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他指出,希望参加“实验教学坊”活动的实验教师多交流多研讨,共同推进教学实验室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实验实践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坊”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本科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向明致辞,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合作,逐步建立我校特色的多层次、多主体、多形式的实验技术队伍培训体系,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持续致力于支持全校实验教学队伍教学发展与技能提升。
2024年,学校开展了第十三届实验技术成果评奖活动。经全校各单位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初评推荐,实设处组织专家评审,学校审议决定,对44项实验技术成果予以奖励,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3项。在本次“实验教学坊”活动上,参加活动的领导为各获奖成果完成人颁发了获奖证书。
实验技术成果特等奖获奖代表、航空航天学院吴杰介绍了成功研制的国内首座马赫6 Ludwieg管高超声速风洞,依次突破毫秒级快开阀门、弯曲储气段对膨胀波影响控制、Laval喷管型线设计等难题,大幅降低高超声速风洞建设与运行成本;系列流场可视化技术以研促教,帮助学生构建了关键气动现象的直观认识。
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获奖代表、能源学院陈文介绍说,成功将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相变储热技术、温差发电理论相结合,实现了对聚光比、储热功率、光-热-电效率调控,虚拟仿真与实验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太阳能热利用理论知识的理解,推出了“教学出题目、科研作文章、实践见成效”创新模式。
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获奖代表、船海学院宋磊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需求出发,结合拖曳水池已有基建条件,完成了船模拖曳水池拖车系统研制;依托船池拖车系统搭建船舶水动力实验教学创新平台,服务实验课程教学,指导科创大赛调试,构建了“虚实结合、教赛协同”的教学模式。
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获奖代表、网信办刘雅琴介绍了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数据驱动公共服务及教育教学应用深度融合为目标,构建了一体化的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渠道共享、自动汇集、互联互通、可视化展现、分析挖掘的若干举措,为学校公共服务、教育教学应用及数据资源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获奖代表、环境学院谢鹏超介绍说,以构建智慧水处理综合实验平台为抓手,环境学院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新方向,打造优质教学平台;依托该平台,深入开展科教融合和科普育人实践,打通智慧水处理综合实验平台多维度利用路径,提升设备利用效率。
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获奖代表、电气学院张蓉围绕新能源时代新需求,虚实融合,技术赋能,打造了电力电子综合实践平台,开发适用于光伏发电、光储三端口变换等多项实验设备和综合实验项目,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实践环境建设,服务学生个性化和专业化发展,践行工程实践创新。
获奖代表的报告内容精彩深刻,引来大家阵阵掌声。
随后,刘红军总结讲话。他表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一直致力于鼓励实验技术研究与创新,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以一流实验实践教学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校自1991年开展首届实验技术成果评选,今年已经是第十三届,产生了一大批实验技术研究优秀成果,高质量实验教学项目不断涌现。实设处将着力实施“两性一度”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专项、“人工智能+实验教学”行动计划、“实验实践教学现场5S建设”专项等,不断改进和加强实验技术研究支持。刘红军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我校实验实践人才培养效能。
参加“实验教学坊”活动的全体人员参观了能源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在“热科学”教学实验室,大家看到了关于热现象、热性质及热量传递规律的深入探索,包括导热实验、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热科学参数测定以及热力循环系统模拟等一系列基础教学实验;储能专业本科教学实验室展示了储能相关技术的实践教学,涵盖了锂电池制备、材料储热密度测试、蓄冰与蓄热技术综合实验。能源动力装置校内实训基地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配套开设的实践教学基地,是目前国内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唯一的设备种类齐全、规模较大、专用于本科教学的实践基地。大家也参观了能源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考察了“生活垃圾化学链负碳燃烧关键技术”“PM2.5化学团聚强化除尘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等重点项目应用推广情况。
通过“走进能源学院实验室”,参与者亲身体验了能源学院实践教学设施和研究平台建设管理水平,不仅对先进的设备、规范的管理以及创新的实验环境印象深刻,还感受到了浓厚的教学与科研氛围,深入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应用,为大家各自进一步加强自身教学实验室建设管理提供了宝贵借鉴。
大家认为活动内容丰富实用,纷纷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希望通过这类活动的所学所得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拓宽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将把所思所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观临近结束时,大家仍意犹未尽。
“实验教学坊”作为“喻见·实验室”实验技术队伍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之一,为全校各实验教学单位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着眼于提高实验教学人员专业技能,推进教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创新,完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不断推进教学实验室建设管理,以高水平实验教学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文:何丹 图:朱赤 陈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