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综合治理
作为学科交叉型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坚持一切工作以安全为前提为基础,不断强化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通过持续营造安全文化的氛围,以问题为导向, 群策群力,逐渐形成了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工作格局。
近年研究中心从安全制度的制定,安全教育的强化,安全条件的保障三个方面不断推动安全管理上台阶、上水平,有力地维护研究中心的整体安全稳定。
1, 安全制度的制定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有效、具体、实用的原则,旨在理清权责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效率,预防和减少实验安全事故,保障实验人员和财产安全,以生命健康环境(HSE)安全保障为第一要务。首先,研究中心从安全管理需要出发进行系统性思考,基于基本原则编制修订了安全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准入等;其次,要求下属部门(功能实验室)与课题组开展实验室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管控;再次,增强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以及激励手段;最后,通过严格的监管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实,同时针对安全管理工作内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特点,广泛深入地听取师生意见建议,根据需要适时适当予以改进和调整,努力做好管理服务。
2,安全教育的强化
师生往往普遍重视教学科研成果,忽视安全建设和管理,因此常常表现为安全意识薄弱,对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中最重要的生命健康价值缺乏关注。
为了提高师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一方面,研究中心从学院、部门和课题组三个层级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培训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包括日常规范、基本原则、特殊操作、事故预警、应急救助等,旨在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加深对安全原则的理解,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安全月期间研究中心对全体研究生进行线上安全教育培训(参会850人),并鼓励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
组织生医部门进行消防演练,包括灭火规则,警报,疏散,和消防器材的使用。
对激光部门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检查
能源部门对新生进行安全入门教育和考试
另一方面,在日常巡查中注重融入安全教育,督促相关责任人严格履行职责,并引导广大师生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目前研究中心已经启动化学实验室搬迁工作,安全管理部门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对巡视发现的问题,例如过期试剂未及时处理、房间门开无人、设备未到年限但是需要报废等等积极研究解决。能现场处理的即时处理,无法自行处理的,报学校职能部门商讨解决方案。
总之,通过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对于大家主动遵守安全制度,及时规范自身行为,积极监督安全状况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安全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3,安全条件的保障
研究中心的实验室特点具有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的共性,例如人员多、流动快,涉及专业范围广、交叉领域多等,同时实验室还存在先天不足,比如房间的原始设计并非用作化学实验,单位使用面积不够等,因此物质条件方面的保障,特别是化学品方面的保障一直是难点。为此,研究中心在光电信息大楼建设了化学品暂存库用以支撑化学实验室科研工作。
研究中心设计并正在建设的新化学品暂存库
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就没有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更没有一流高校,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方针。因此研究中心始终把安全与育人相挂钩,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联系,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让安全成为大家的第一需要、第一责任,共同参与建设平安校园,为教学科研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保障。